年末,又到了傳統(tǒng)酒銷量最好的季節(jié),酒類市場“逢節(jié)必漲”的鐵律再次如約而至,以往這個時候京城的各大酒柜臺及餐廳的白酒不但價格能漲至兩倍,甚至銷量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。但近日記者走訪了各大酒業(yè)銷售中心及“太雕”黃酒的產(chǎn)家咸亨酒店,得知由于今年1月1日的酒業(yè)“限價令”,對白酒的銷售起了很大的影響,而未受影響的黃酒取而代之,加之咸亨酒店花開京城三家,引起一陣紹文化熱潮,于是今年刮起了一陣黃酒風(fēng)。
太雕酒
記者在北京咸亨酒店西城店看到,不到兩小時內(nèi),就有超過10桌顧客與3個包廂的客人點了黃酒,其中除去一桌客人點了黃酒的同時也點了白酒以外,其余都無一例外獨一鐘情于黃酒。北京咸亨酒店的董事長楊東林則表示,9月17日紹興咸亨酒店在北京西城馬連道開了第三家北京分店后,由于地處政府部門及茶城商業(yè)區(qū)的交接,使黃酒文化再次和京城文化碰撞出華麗的交集,店內(nèi)的黃酒每日銷售均在兩百斤以上,也有許多客人選擇了包裝古樸雅致的壇裝“太雕”黃酒去送禮或自用。
黃酒是中國最古老的獨有酒種,被譽“國粹”,黃酒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。黃酒產(chǎn)地較廣、品種很多,著名的有紹興加飯酒、福建老酒等。但是被中國釀酒界公認(rèn)的,在國際國內(nèi)市場最受歡迎的,能夠代表中國黃酒總的特色的,首推紹興酒。紹興酒有悠久的歷史,從春秋時的記載中,紹興黃酒的芳名屢有出現(xiàn),尤其是在清代紹興黃酒已風(fēng)靡全國。紹興酒的種類繁多,有加飯、善釀、香雪、元紅和花雕等多種。三年以上的陳酒稱為“雕”。其中咸亨酒店旗下的品牌“太雕”酒,在紹興當(dāng)?shù)丶爸型庀M者中有很高的聲譽。醇濃、香甜的“太雕”酒顏色與一般略帶透明的紹興黃酒有所不同,其顏色深紅,在杯中流動時似乎可以粘住杯壁,質(zhì)地濃厚,為紹興黃酒中不可多得的佳品。
品黃酒最佳之處莫過于遵循紹興人的傳統(tǒng)習(xí)慣,坐在咸亨酒店里老酒一壺,品的不但是酒,更是紹興傳統(tǒng)中國話文化。“現(xiàn)在政商宴請更注重的是文化交流,”楊東林指出,“黃酒比白酒更符合政商文化提升的要求,黃酒可謂文化之精華,說是黃酒潮,實際上是文化餐飲風(fēng)潮的盛起。”儒家文化乃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,稱之“文化精髓”。兩者源遠流長,博大精深。黃酒生性溫和、風(fēng)格雅致,酒文化古樸厚重,傳承人間真善之美、忠孝之德;儒家內(nèi)涵講究中庸之道,主張清淡無為。細細體味,黃酒與儒家文化可謂一脈相承,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“今年4月及9月,發(fā)改委兩度約談酒業(yè)協(xié)會及白酒企業(yè)代表,強制要求酒企‘不能再漲價’,但是這兩次約談中均未涉及黃酒企業(yè)。”業(yè)內(nèi)人士對記者說道,“可想而知由于黃酒并不單單是一種酒,更是一種文化,所以這次‘黃酒潮’的突圍也算是意料中得事情了。”
以往黃酒被看做是文化人的另類選擇,不能登大雅之堂,然而早在1952年,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撥款修建紹興酒中央倉庫,并多次向外國友人介紹和推薦紹興酒。鄧小平主席對紹興酒情有獨鐘,晚年時每天都要喝一杯紹興酒。1995年5月,江澤民主席親臨中國黃酒集團,品嘗紹興酒后,對隨行的人員說:“記住,這種酒是最好的酒;并囑咐,中國黃酒天下一絕,這種釀造技術(shù)是前輩留下來的寶貴財富,要好好保護,防止被竊取仿制。”
記者在咸亨酒店西城店現(xiàn)場就采訪到一位宴請客戶的商人,他桌上擺著三壇“太雕”酒,并不住地向記者表示黃酒比白酒不僅是價格上的區(qū)別,更喝得是一種氛圍和國人悠悠之情,“雖說是商界人士,但是我們對文化的了解并不比文化人士少,黃酒實際代表了宣揚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等的人倫道德,實在是我們經(jīng)商時最需要的,仁則誠,誠則貴,我們宴請時也需要使客戶了解到我們企業(yè)的這個核心。在這點上,黃酒比白酒更適合我們。”此次黃酒潮能持續(xù)多久?我們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