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安徽提起“海神黃酒”可以說是家喻戶曉,知名度頗高。日前,記者來到廬江縣泥河鎮,探訪海神黃酒發展的歷程。
海神集團坐落在廬江縣泥河鎮,始建于1987年,主要生產料酒和飲用黃酒,歷經20多年的發展與裂變,公司打好品質牌,做好品牌秀,規模不斷做大。
由最初名不見經傳的鄉鎮小廠,成長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區最大的黃酒生產企業。安徽海神黃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尚英有著自己的堅持:“做企業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品牌。”上世紀90年代中期,當時做廣告還是個“稀罕的事”,海神集團斥巨資在安徽電視臺做電視劇冠名贊助,“一時間,全省都知道有海神黃酒,當時海神黃酒跟芳草牙膏齊名。”
有了自己的品牌,消費者買不買賬關鍵還是看產品質量。泥河鎮是傳統農業鎮,當地農民有種植糯稻的習慣,尤其是泥河鎮天井圩,連片種植糯稻,為海神黃酒提供了充足而無污染的原料。海神集團按照“公司+農戶+基地”的方式,大力實施“訂單農業”,在提高產品競爭力的同時,也延伸了農戶的增收鏈條。
黃酒作為中國的古老酒種,一直使用傳統釀造技術。2007年海神集團率先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啤酒和葡萄酒的釀造工藝,使用大池釀造、恒溫控制,將原來45天的發酵期縮短至28天,進一步提升了產品品質。海神集團還先后投入巨資,組建成立了食品研發中心,每年推出4-5個新產品;同時,該集團還編制和出臺了多項行業標準,填補了國內空白。
“做食品就是做良心”。在采訪中,徐總不止一次地提到,海神黃酒做大做強關鍵是靠嚴抓質量,海神黃酒在制作過程中堅持以標準化工藝指導標準化生產,關注生產環節的每一個過程,將整個生產過程細化分解為200 多個關鍵點進行控制,實行上道工序對下道工序負責,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把關,做到層層監督,環環相扣,始終保持著產品內在品質的穩定和完美,“要讓廣大消費者吃得放心”。
“明確的市場定位是產品發展的關鍵。”徐尚英介紹,據介紹,2003年以前,海神黃酒的代理商都是市級以上,鄉鎮沒有銷售代理。“我們現在就是堅持‘做強縣域市場,做實鄉鎮終端網絡’不斷拓展市場空間。”2003年,海神集團根據不同的市場、消費群體做了明確的產品定位,不斷細化市場分類,為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提供了相對應的產品,對商超、賣場實行無縫覆蓋。
2010年海神集團改擴建項目入選省861項目計劃,“新項目投產后,預計年產可達6萬噸。”徐尚英介紹說,目前海神黃酒正步入發展的“快車道”,“我們希望能把海神打造成中國料酒第一品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