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快到了,月餅、蓮子(藕)、螃蟹、田螺、梨子等節令食品紛紛登場。不過,在以中秋的名義大快朵頤的同時,別忘了美食健康。本期我們特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宋恩峰教授,為大家的中秋美食支招
月餅甜
推薦理由
少了月餅,中秋便不完整了。月圓之時,舉家團圓,端上一份香噴噴的月餅,當然不錯。
明星檔案
月餅的外皮主要成分是淀粉、碳水化合物,加上餡內的肉塊、蛋黃等,糖分和油脂含量特別高。多食不僅油膩敗壞胃口影響消化功能,也容易造成熱量堆積引發肥胖。
對于內餡是核桃仁、杏仁、芝麻、瓜子、山楂、蓮蓉、紅小豆、棗泥等的月餅來說,它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這些植物性原料種子所含不飽和脂肪酸高,以油酸、亞油酸居多,對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有益;含礦物質,有利于提高免疫力,預防兒童鋅缺乏、缺鐵性貧血;蓮子、紅小豆、芝麻含鉀很高,置換細胞內鈉鹽排出,營養心肌、調節血壓;從中醫角度看,一些原料性溫平居多,強心、鎮靜、安神,一些種子富含維生素E,抗衰老,滋皮膚、烏須發。
吃法提示
吃月餅時,應按先咸后甜順序少量品嘗。月餅熱量高,不宜多吃,每次最多吃半塊。若在吃月餅時,感覺油膩,可以吃些山楂。不僅能減少消化不良,還能減輕月餅的油脂和熱量。
月餅油大、糖多,盡量安排在早上吃,這樣可以補充上午所需的能量,也不易發胖。
月餅熱量很大,如果當零食吃,要控制量,一次吃四分之一塊。搭配飲料盡量不要配甜飲料。宜配無味的飲料,如新鮮茶水、淡豆漿和脫脂奶。
【提個醒】
“四高”人群慎食月餅
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膽固醇、高體重的“四高”人群吃月餅需格外注意。對于糖尿病患者,要慎食無糖月餅。一些無糖月餅用糖醇類甜味劑,食用過多也可能帶來腹瀉反應。而且無糖月餅所含油脂并不少于普通月餅,熱量仍然較高;高血脂、高膽固醇人群不宜選擇肉餡、蛋黃餡月餅,這類月餅脂肪含量過高,可以選擇植物餡月餅,但也要控制食用量;控制體重的人更應少吃月餅,以免攝入過多熱量。
螃蟹鮮
推薦理由
農歷八月秋風漸起,菊黃蟹肥,正是品嘗螃蟹的好時節。此時的螃蟹黃多油滿、肉質細嫩鮮美,其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、魚肉都要高出幾倍。
明星檔案
螃蟹有海蟹和河蟹之分,海蟹盛產于每年4—10月,河蟹則是9—10月份最多。
螃蟹肉細嫩、鮮美、易消化吸收,營養價值也非常高。據現代科學分析闡明:每100克蟹肉中含蛋白質14克、脂肪2.6克、鈣141毫克、磷191毫克、鐵0.8毫克,還有維生素A、B1、B2等營養物質。此外,中醫認為螃蟹味咸、性寒,有散淤血、通經絡、續筋接骨、解油漆中的毒等功效。
吃法提示
螃蟹的吃法有很多種,可以炸、煎、炒、扒、燒等,但最經典的還是清蒸,因為這樣不破壞螃蟹的鮮味,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營養。蒸時,最好在鍋中放入幾片生姜以去除蟹的寒性。
根據中醫的說法,螃蟹性味咸寒,對于經常手腳冰泠(特別是女性)、體質虛寒或是虛弱的人都不應多吃。或者是可以在烹調時多加些姜、蔥、蒜等辛香料,讓這些屬性較熱的配料,中和螃蟹屬性的涼。吃時可略佐黃酒,但不宜過量。
在吃完螃蟹后喝杯黃糖姜茶,用以暖胃、去腥,并驅除寒氣。建議一天吃螃蟹最好不要超過3個,脾胃虛寒者尤其應該注意。
【提個醒】
傷風、發熱不宜吃螃蟹
吃螃蟹的時候,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:1.蟹胃、蟹腸、蟹鰓、蟹心不宜吃,其中帶有細菌、病毒等致病微生物。2.生蟹、腌蟹和醉蟹不宜吃。研究發現,其中肺吸蟲的感染率很高,會破壞人體肺組織,引起發燒、咳嗽、咯血等,若侵入腦部,則可引起癱瘓。3.隔夜剩蟹不宜吃。螃蟹為含組胺酸較多的食物,隔夜食用會導致組胺中毒。因此,最好現蒸現吃,不超過4小時。
此外,痛風患者要限制攝入量,以免加重關節中尿酸的積聚,誘發痛風。肝炎患者,尤其是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患者,不宜吃螃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