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剩的酒瓶經常被當做廢品隨意丟掉,但在珍藏者知源的眼里,這里面有不少寶物。知源珍藏了300多個形態萬千的陶瓷酒瓶。
知源的酒量并欠好,趕上伴侶高興小酌幾杯,但平常不怎樣喝,他說之所以會珍藏瓷酒瓶,首要照樣由于喜好瓷器。“我以為瓷器是中國文明的符號,不斷就比擬喜好買瓷器。”在知源家的客堂里有不少瓷盤、瓷瓶,連臺燈都是瓷器做的。
青花瓷、彩繪瓷、青瓷……5年多來,知源搜集的瓷酒瓶曾經有300多個,裝滿了兩個大柜子,個中光青花瓷的酒瓶就有幾十個,細心欣賞,酒瓶上的紋飾非常豐厚,有形神兼備的古今人物,有秀麗秀美的山川風景,酒瓶的造型更是千姿百態,有植物、人物、動物、山川等各類造型。“有空我就喜好細細把玩這些酒瓶,目前我的珍藏還在起步階段,我預備等酒瓶多了,再依照產地或是依照酒的品種來分類。”
知源珍藏的酒瓶來自全國各地,從中也可以看到中國酒文明的印記,有紹興的黃酒、北京的二鍋頭、青海的沙湖春、貴州的茅臺酒、內蒙古的蒙古王、新疆的伊力老窖等等。“從酒瓶上也可以看出中國酒文明的豐厚多彩,分歧區域的酒瓶也有分歧的特征。”知源說。
“我珍藏酒瓶有好文章起原華夏酒報幾個渠道,一是平常本人在外面吃飯看到的,就主意設法問店家討來,很少有被回絕的時分;到外埠出差我也喜好逛逛賣酒的店,看到喜好的連酒帶瓶子都買來;每年在寧波舉行的食博會上,會有全國各地的酒廠參展,在那邊也能搜集到好的酒瓶。”知源說,不少伴侶曉得他有這個喜好,也會幫他搜集酒瓶。
“這兩個酒瓶我很喜好,是伴侶從天津和沈陽帶來的,不單造型美麗,還有伴侶的友情在里面。”知源向記者展現了兩個酒瓶,一個是彩繪瓷酒瓶,造型很像滿族作風的帽子,瓶身上還繪滿了各色斑紋,另一個是白底黑色斑紋的酒瓶,造型古樸,花型典雅,這兩個酒瓶被放在柜子最奪目的地位。
知源的酒瓶柜子中,還有兩個來自寶島臺灣的酒瓶,造型十分共同,也是他的最喜歡。“這瓶叫馬鷹酒,因諧音‘馬英九’而知名,你看酒瓶上有馬和鷹的造型,良多大陸旅客都喜好買。”
知源說珍藏瓷酒瓶不需求破費太多金錢,而好的酒瓶不單讓人心曠神怡,還能裝飾居家,是個很不錯的珍藏項目,因而他會不斷對峙下去。
空酒瓶成了收藏者知源的寶貝
發布時間:2011-08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