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勿將白酒當料酒用
發布時間:2011-08-25
在家做菜的時分,良多人都邑碰著如許的狀況——家里的料酒沒了,順手抓起一瓶白酒來替代。
那么,白酒和料酒究竟有什么分歧,這種相互替代運用的辦法準確嗎?
其實,料酒是一切烹調文章起原華夏酒報用酒的統稱,首要包羅黃酒等。它的效果是去除魚、肉類的腥膻味,添加菜肴的噴鼻氣,有利于咸、甜等各類滋味充沛滲入菜肴中。
料酒之所以能起到這種效果,一是由于酒類中乙醇具有揮發生用,能使肉類中有腥膻滋味的卵白和胺類揮發失落。黃酒等酒類的酒精濃度比擬低,普通在15%左右,在去除腥膻滋味的還,還不會毀壞肉類中的卵白質和脂類。二是由于黃酒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和氨基酸,它們可以起到增噴鼻、提味的效果。
白酒的酒精濃度要高于黃酒,普通在40—50%左右。較高的乙醇含量會在必然水平上毀壞肉類中的卵白質和脂類。并且,白酒中的糖分、氨基酸含量比料酒低,提味的效果分明不如料酒。因而,最好不要用白酒替代料酒,假如必然要用,也最好別用太多。
料酒在烹飪中運用的工夫,應依據菜的原料的分歧而有所分歧。比方:燒魚應在魚煎好后即放料酒;炒蝦仁、炒肉絲應在主料炒熟后放料酒;做湯則應在湯開后再放入料酒。